处处都有望娘滩,“秃尾巴老李”,你的家乡在哪里
中国地域辽阔,天南海北跨越万里,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流传着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故事。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受龙图腾文化影响,有不少和龙王有关的故事,例如汉江龙王、东海龙王、黄河龙王,哪怕是一条小河沟,都有可能流传着与龙有关的神话故事。
按道理说,各地拜龙王,各有各的说头,但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条半截尾巴的黑龙,人人都说是家乡特有的神灵,还起了同样的名称,“秃尾巴老李”。
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大才子袁枚,写了一部不亚于《聊斋》的神怪故事集《子不语》,其中就听到了这位出生地扑朔迷离的“秃尾巴老李”。
山东文登有位姓毕的妇女,一直没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树上有一颗鸡蛋大的李子,晶莹透亮,顺手就摘下来吃进了肚子里。
说来奇怪,没过多久,毕氏就有了身孕,怀了足足十四个月,生下的居然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龙。
毕氏虽然害怕,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于是将小龙养在了水缸里。谁知这条龙越长越大,成了庞然巨龙。
丈夫担心这条巨龙危害人间,想“为民除害”,可谁知巨龙有所提防,只被剁掉了半条尾巴。一怒之下飞走了,再也不来了。
若干年后,毕氏去世的当天,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河滩处的天空隐约有条巨龙在盘旋,哀鸣不止。
从此之后,每到毕氏的忌日,天空总会下起小雨,大家都是龙儿子回家为母亲扫墓。
因为是“吞李”生的,所以大家叫它“秃尾巴老李”,把他最后出现的河滩叫为“望娘滩”。
看在同乡的面上,每逢干旱季节,大家只要高喊“秃尾巴老李”,不管下多下少,它总要现身,替乡亲下一场及时雨。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想想,老家流传的故事是不是这样吗?
不一样也正常,因为这是山东文登的说法。到了湖北,“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又多了一段版本。
湖北人认为,“秃尾巴老李”出生在汉江边,回到“望娘滩”祭拜母亲的时候,发现当地多出一条小白龙,翻江倒海,危害一方。
为保护乡亲们,“秃尾巴老李”和小白龙大战一场,最终惨胜,尾巴也被让孽龙咬掉了半截。那截断尾也化作长堤,继续保护两岸百姓。
到了江苏,同样有“秃尾巴老李”的传奇故事,同样有“望娘滩”,但龙母变成了虞氏,喝了有红丝缕的雨水,孕生“五色蛇”。吃了母乳之后,这才化身为龙。
虞氏为了让龙子自立,砍断它的尾巴,把它赶走。若干年后,虞氏去世,秃尾巴老李每天都会回来凭吊,临去时,在河滩上频频回首二十四次,留下了“二十四望娘滩”的典故。
到了广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更加玄幻了,在融合其他地域故事的基础上,还多出了下海帮母亲捕鱼的情节,断尾的情节也被改成了母亲杀鱼时,不小心剁伤。最后带着母亲的魂魄飞入天庭,得道成仙。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东北朋友坐不住了,“秃尾巴老李”明明是东北那嘎达流传的故事呀!
在东北民间故事里,秃尾巴老李本是山东人,不过跟着老乡们“闯关东”,最后在黑龙江落了脚。
别看秃尾巴老李定居东北,可是他的家乡观念还很强。在东北,民间不管是下河还是下海,船老大出发前往往故意问:“船上有山东人没有? ”大家一定会回答:“有!”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秃尾巴老李看在老乡的情面上,一定会暗中保护山东的老乡。
讲了这么多有关“秃尾巴老李”的民间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人人都喊他是“老乡”,他到底是哪里人呢?
回到话题的开头,《秃尾巴老李》是很有名的民间传说,各地版本虽然各有不同,但无非“神秘降生,离奇断尾,孝顺祭母”的故事情节,结合地域文化,再追加上“斗龙”、“治水”的故事,千变万化不离其中。
根据不完全统计,“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从古至今,从北到南,由海内到海外,一直在存活与演变。大约有一百七十个版本,除了缺水的西北、内蒙地区,几乎处处留下了印记。谁也说不清,“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最初起源于什么地方。
凡事有因有果,万事皆有出处,大家不妨说说,你认为“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