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不过是个锤子 - DongTalks225

in #mind7 years ago

hammer.jpg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东哥夜谈。欢迎关注东哥夜谈,让我们一起聊聊个人成长、投资、编程、电影、运动等话题。
本帐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文章可以随意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


1 缘起

李笑来先生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谈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们可能会由于相同的逻辑,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有的人会因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而不去学习,也有人会恰恰因为同样的原因而选择去学习。

先生感叹到

人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决定的几率。可在上述情况下,大多数逻辑都无能为力。

最后的结论是

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心智的力量,我盯着这个句子发起了呆。这句话显然是正确的,但光这句话,又没有办法解释清楚到底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2 思考

2.1 铁锤人效应

直到看到查理芒格的铁锤人效应,我才恍然大悟。

铁锤人效应: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非常像一颗钉子。

先生反复强调,要笃信逻辑推演,用正确的方法思考。逻辑当然是很好的思考工具,但从另一方面说,逻辑显然不可能是思考的全部。把逻辑推演看成是整个思考,就相当于拿着锤子找钉子,结果在遇到需要锯子的地方就无能为力了。

就像在这里,同样的逻辑,有人会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而不去学习,有人会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而选择去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在逻辑这个锤子之外,我们还应该有什么思考工具?就这件事情而言,至少可以接上一个「二级效应」。

2.2 二级效应

二级效应,也可以称为次级效应,是指一件事情直接引起的效果导致的结果。直接结果常常是显而易见的,二级效应却不那么明显。有时候最终决定一件事情成败的因素,很有可能是相应的二级效应。

查理芒格用工伤赔偿为例,解释了二级效应

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工伤赔偿制度为例。工伤是有的,因工受伤确实很惨,所以你们想要为那些在工作场所受伤的人提供赔偿。这看起来是一件高尚的事情。
但这种赔偿制度的问题在于,它根本不可能防止诈骗。而你们一旦开始赔偿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就会有许多狡猾的律师、狡猾的医生、狡猾的工会等参与到诈伤骗保中来。你们将会引发大量灾难性的行为,尝到甜头的人将会变本加厉。所以你们的本意是帮助你们的文明社会,但结果却是给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生活中类似案例非常多。比如有人提议提高最低工资,以改善底层劳动者的生活。但这样做的一个二级效应就是,雇主由于成本太高而解雇或减少了原来的工作人员,导致他们原本可以拿到最低工资,现在却只能面临失业。

对于学习某项技能这件事,不知道学了会有什么用是一级效应,而学与不学之后可能产生的效应,则是二级效应。

对选择不学习的人来说,由于没有学习这个技能,也就无从体会到拥有这项技能的好。生活走上了另外一条轨道,一条不需要这个技能的轨道。所以他也就永远没有办法知道他错过了什么,因为他根本从来都未曾拥有过。

对选择学习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完全相反。由于学习了这个技能,生活中需要这个技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用,充分的体会到拥有这个技能的好。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技能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但是有时候,我们选择了学习一项技能,最后好像生活也没起什么变化,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或许可以用查理芒格的另外一个理论,lollapalooza 效应来解释。

2.3 lollapalooza 效应

查理芒格称多种效应彼此影响而发生的反应为lollapalooza效应。lollapalooza 效应是查理芒格认为极重要的一个概念,在《穷查理宝典》中专门多次讲到过。比如可口可乐的发明,查理芒格就用基本的经济学及心理学思维,结合 lollapalooza 效应进行过分析。

产生 lollapalooza 效应的原因为,世间万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互相影响;而且影响效应也不一定是加法,有时候会发生乘法,这样就会迸发出惊人结果。

比如去中心化、不可更改、算力证明几个特性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比特币及区块链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东东。

这和我们之前谈到的多维竞争力比较类似。只会自己专业、只会写作,只会外语、只会编程之类,单独一向技能虽然也有价值,但价值并不大。如果把这些技能结合起来,就会发生奇妙的 lollapalooza 效应。

比如把自己的专业总结用文字沉淀下来,或者可以加深自己思考,或者可以对外分享,在行业内积累名气;或者可以查阅国外最新文献或资料,让自己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通过编程,自己创造一些行业内有独特值的东西对外分享。

这样的人,才算符合跨界能力的定义,也就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学了某项技能而生活好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很可能是因为技能还是太少。单独一向技能,价值不会太大。

就像逻辑,虽然非常有用,但单独拿出逻辑的话,也不过是一个锤子。

3 行动

那么怎样拥有产生这种神奇的 lollapalooza 效应的能力呢?查理芒格给出了答案

  • 应用基本的跨学科智慧
  • 把这些重要模型做成列表,用之思考

每掌握一个学科的技能,就相当于自己又增加了一个武器;做成清单并应用,就相当于把武器库整理的井井有条,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武器,一清二楚随时调用。而 lollapalooza 效应,就相当于调用这些武器组合成一个核武。

这样的作战力,该是多么彪悍。

而我们需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些业余时间而已。但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对时间的争夺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做一件事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里做不了其他事。所以我们总是面临选择,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充分的利用时间。

所以,选择学还是不学,并不是因为不知道学肯定比不学好,而是在面临在有限的时间里怎么做的时候,选择了暂时不去学一些目前看来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东西。

这样选择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想的就是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完全看不到可能的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其优先级自然会调低。

只是这种选择可能让我们对一些另外的可能擦肩而过,损失了很多我们原本希望得到、如果没能得到会后悔的东西。

比如李笑来先生说的,因为小时候选择了学习编程,多少年以后居然用在了英语词汇书的编写上。那些没能去学编程的小朋友,就把这种机会生生错过了。

而这么多年,我们又错过了多少次这样的机会?这么一想,好像不禁焦虑了起来。不过焦虑过后,发现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因为在时间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

其实这事儿也不用这么揪心,因为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当下的这个选择是不是就是最优的,而在于你是否一直在往最优的方向努力

先生能写出长销的英语词汇书,需要的显然不仅仅是编程的能力,否则随便一个程序员都可以编词汇书了。关键问题在于

  1. 即使没有选择学编程,我们也不要把时间浪费,而应该用在其他有价值的事情上;
  2. 不断努力的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更多人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选择学也不一定能学好、学会,很可能半途而废,或是学完就忘;选择不学也没有用那些本可以学编程的时间去做一些其他有价值的事,反而是白白的浪费掉了。

假如一直在努力的向前狂奔,今天错过了编程,很可能明年后年哪天又会遇到。学习的机会永远不会只有一次。

关键在于,你到底有没有足够的珍惜你的时间

4 来源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8
TRX 0.24
JST 0.040
BTC 94273.69
ETH 3241.39
USDT 1.00
SBD 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