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悲剧:从多阶层矛盾透视俄国革命的真正原因

in STEEM CN/中文6 days ago

image.png
最近我阅读了《人民的悲剧》这本深入介绍俄国革命历史的书籍。此书从日无巨细的社会制度分析出发,深入剖析了俄国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主要聚焦在三大社会群体:帝国大佬也老官僚集团、为数众多的农民以及知识分子。这些群体各自拥有截然不同的天疆地信仰和利益诉求,使得他们很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若沙皇尼古拉二世想要延续皇权,唯一可行的途径似乎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放出大部分权力。然而历史证明,沙皇尼古拉二世未能有效推进这一改革,这为后来的革命埋下了伏笔。

《人民的悲剧》一书特别强调对日无巨细的社会制度分析,指出俄国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和信仰差异。主要提到了三个核心群体:帝国大佬和旧官僚集团,他们掌握着权力和资源,但却因固守既得利益而抗拒改革;为数众多的农民,生活在贫困和压迫之中,对现状极度不满;最后是知识分子,他们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民主自由思想较为开放,渴望实现社会改革。由于三个群体之间难以找到共同的信仰或目标,因此很难团结一致。

由于每个阶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分歧,要让这些群体“心往一处想,心往一处使”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沙皇尼古拉二世希望延续他的皇权,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并逐步放出一部分权力,以缓和各阶层间的矛盾,吸引部分支持者,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官僚阶层。然而,这一策略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而尼古拉二世似乎并不具备这些特质。

日俄战争后,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东方小国——日本竟然击败了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这一结果震惊了世界,并直接导致了俄国1905年的革命爆发。面对国内外压力,尼古拉二世曾一度启动政治改革,颁布了《十月诏书》,承诺赋予公民基本权利,并成立国家杜马作为国会的一部分。这标志着俄罗斯向君主立宪制迈出了一小步。然而,国家杜马权力极为有限,导致政治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民众的失望情绪也因此进一步加剧。

尼古拉二世在父亲亚历山大三世去世后继续推行沙皇专制政策。然而,与他的父亲不同,尼古拉二世性格软弱,缺乏强人应有的铁腕手段。据说亚历山大三世评价尼古拉二世“长得偏向女孩”,暗示他缺乏强硬与果断。尼古拉二世并没有雄才大略,难以在复杂局势中做出正确决策或制定有效的方针,反而把自己淹没在繁复的官僚流程和繁文缛节之中,无法解决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外,由于唯一的儿子阿列克谢太子患有血友病,这是欧洲皇室中普遍存在的遗传性疾病,皇后亚历山德拉对儿子的病情极度焦虑,因此对西伯利亚出生的教士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金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和依赖。拉斯普金的“神秘主义”咒语和祈祷似乎让太子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这使得拉斯普金逐渐成为宫廷权力的核心之一。然而,拉斯普金权力上升引起了官僚集团和贵族的强烈不满。这种不满最终导致了贵族集团通过暗杀手段除掉了拉斯普金,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宫廷的混乱和腐败。

通过《人民的悲剧》一书的分析,我深切感受到俄国革命并非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由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交织而成。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策略和性格缺陷,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分歧,以及外部战争的失败,都是促使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这种历史的悲剧警示我们,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统治者具备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决断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阶层能够找到共同的利益交汇点,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Sort:  

Upvoted!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witness @jswit.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4
TRX 0.24
JST 0.031
BTC 92765.75
ETH 1772.67
USDT 1.00
SBD 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