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留地
你无法否认如下事实:你的人生被社会所淹没。沉浸于社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一言难尽。那么,你还会思考或者盘算个人吗?你能不看重自己的个人生活、个人理想、个人追求吗?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如果你仍然热衷于营造自己的个人世界,社会会给你留出足够的空间吗?对于一块可心的“人生自留地”,你曾有或者会有一番惬意的想象吗?
名人的自留地
你在自留地上的生活,即使不完全私密,也必定充分个人化,让你自适、自乐,配得上“私生活”这个流行词。
热衷于私生活,似乎不是一种高尚品性,不过是芸芸众生打发光阴的偏好。其实恰恰相反,芸芸众生的私生活根本进入不了大众话题,只有名人的私生活才被人关注。不妨就从名人的私生活入题,开始这番人生自留地的漫谈吧。
马克思该是头号名人了,他有多彩的私生活吗?详情自然由传记作家管着,但进入大众心目中的那些事也不无异趣。一般说来,思想家不特别令人喜爱,典型形象是远离人间烟火。然而,私生活中的马克思却与常人无异;私人生活中的马克思,或许比思想家马克思更可爱。他同样花费时间交朋结友,与友人们聚会、郊游、打趣、野餐,只是并不费心亲自准备野外午餐,食品盒子总是由女仆兼心腹(或兼情人?)琳蘅提着。马克思利用这段时间来充分放松自己,以达到身心的彻底休息。此时的马克思,多半不再惦记着“人类解放”,而是回归地道的顽童角色。在放纵的高潮,甚至不惮与友人结伙砸破伦敦街头的路灯,然后开怀大笑,忘形于某种童趣。
希特勒肯定是另一种类型。作为流浪汉的早年希特勒,其私生活应当更加有趣,只是由传记所传达的太少,不足为谈资。作为元首的私生活固然更遭人追挖,但似乎有趣的成分不多。令许多人惊讶与不解的是,希特勒宁愿做王老五,几乎不近女色,只是在其早年,曾经近乎荒诞地热恋过外甥女,直至酿成悲剧。
希特勒终生都顽固地相信自己是艺术家,某些专家也认为他不失某种艺术天赋。但在阿尔卑斯山的“狼穴”中谋划征服世界的那些日子,恐怕无暇顾及绘画,终究没有什么作品传世。战争中纳粹从占领国掠夺了大量艺术珍品,其中不少落入纳粹巨头之手,希特勒肯定也大有斩获。至于在烽火连天之际,他是否仍然有雅兴在狼穴中欣赏那些战利品,则不得而知。
在许多中国人心中,周恩来近于圣人,其私生活也被普遍传颂,自然褒多贬少。在共产主义圣殿中,有这样一位被普遍赞颂为超凡脱俗的人物,不能不为整个阵营增彩。在许多方面,周恩来与其上司都恰成对照,乃至人们很难想象,他们竟是同宗、同志的同时代人。在生活起居、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周恩来都几乎无懈可击,人们不能不惊叹,一个职业革命家怎么能修炼到这种程度!更令人惊异的是,有一些奇异花絮点缀其间,让其私生活更加增色添彩。
在社交圈及政界都广为人知:周恩来擅长演艺,达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他最令人倾倒的绝技是男扮女装。今天没有剧照流传于世,应当说是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被人称为美男子的周恩来,当然是堂堂伟男;我实在无力想象:当周公在盛装之下花枝招展,袅袅婷婷地出现在舞台上时,难道也会被多情男女倾倒?
职业人
名人毕竟是人间极品,其私生活无论如何引人注意,也不具有普世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常人的私生活。人们的目光自然集中于职业人,他们无疑是现代社会中的主体。况且,职业人也最为人们熟悉。职业人就是你我他,能不熟悉吗?谈到职业人的私生活,你的即时反应想必是:这不说到了每个人自己的私生活吗?
即便如此,你很可能依然不免喃喃:哪来时间考虑这个!时间全被工作占去了啦。要紧的恰恰就是这句话!职业人忙于职业,岂不天经地义,哪来闲着的职业人?忙于职业,意味着职业挤占了你的私人空间,但并没有废掉你的私生活,仅仅是使其不胜逼仄、留下一些遗憾罢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你更加珍惜自己的休闲时间,更看重那块自留地,你的私生活岂不更受宠爱,成为人生中更不可忘却的一部分?
大概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在一生中有多少时间用于职业,多少时间属于私生活。为便于分析,不妨只考虑两类典型的职业人。其一是成功职业人——乔布斯堪称典范——他们失去了职业之外的兴趣,因而其私生活不值一提。这种情况自然不在本文的关注之内。其二是平凡的职业人,他们无意完全献身于职业,也不甘愿碌碌无为,将并不太少的时间花费在自留地,在其中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孜孜以求,乐此不疲。这类人构成一个不小的群体,其中不少人颇有建树,其成果异彩纷呈,正是他们的辛勤大大丰富了这个花花世界。
此处当然不去讲述职业人的业余贡献,只是指出这类人的故事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是文明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中那些最引人的故事,可以编入足以励志的人生宝典。例如美国国父之一的富兰克林,职业上当然是社会活动家,但他在业余的科学研究中,对电学所作的贡献就颇令人称道,其事迹经一些教科书的传播而广为人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来,职业人耕耘自留地的意义颇不平凡,至少可以指出如下三点,它涉及个人、科学与社会三个层次。
其一,“自留地收获”有大有小,各人情况不一。但对每个人来说,业余建树都是让其终生不忘的成功,其价值对个人来说常常不可估量。这个世界尽管充满了不幸与苦难,但仍然有不可胜数的人过得充实甚至堪称幸福,不少人正是得益于业余成功的慰藉。
其二,除了某些特殊例外,业余奋斗似乎不是建功立业的正途。但仍然不可否认,“自留地收获”中,毕竟包含了一些未可轻视的珍品,它们自然会进入人类创造性成果的宝库。上面提到的富兰克林的电学发现就是一例,类似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在天文学史上,不少天体就是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的。
其三,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文化上,大量业余爱好者的参与,其最大的效益,或许是有助于营造全社会致力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气氛与社会环境,有助于优化社会的舆论生态。这种效益对于文明的推动,要远远胜过某个具体科学成果的作用。例如,任何时候成功的专业作家都少之又少;但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爱好赋诗作文,无论成功的作品有多少,都实实在在地准备着培育作家的土壤。能够说,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不足挂齿吗?
公乎私乎?
凡事拷问“是公”与“是私”,乃是极左年代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惯。不过,理性地考察公私之际,并非全无益处。当然,这种分析与极左年代依据八股得出的结论,毕竟判然有别。首要的区别就是,此处固然不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但主要的关注点是事实判断。
涉及私生活,个人思考与现实环境都会提出一些问题。例如:私生活利弊如何?它是纯粹的私人事务吗?谁来支配私生活?我相信,现代文明对这些问题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但未必没有争论,而且所涉的理由并非简单到不值一说。
我的判断如下,它们都近乎常识,无须做什么解释。
每个人都有处置自己私生活的完全自由,除非它妨碍他人或者违背法律。在这个意义上,私生活纯属私人事务,不容他人干涉,自然也不容代表公权力的官方干涉。今天流行的“姓什么”固然遭到普遍厌弃;但如果并不忌讳,那么不妨说:私生活就是姓私啊!
各自拥有私权利的个人集合而成社会,对所有人私生活的维护、合理统计与社会学研究,却是地地道道的公共议题,应当“姓公”无疑!例如,“保护隐私”就是典型的公共议题,法律学者完全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中合法地讲述它,除非不当地引用隐私材料。
私生活也包括那些高度私密的事项,例如床笫之事;但亦包括一些可见阳光的事情,例如私人著述、私人研究、私人通信等等。这类事务本身可公可私,决定权属于个人——这却是完全私人性质的。
你已看到公与私的纠缠了吧?任何“私域”的问题,一旦交给现代理性处理,就难免如此。
能有自由人?
我们已经注意到,除了职业生活之外,每个人都可能同时有私生活,一般来说,两者截然分离,互不冲突。这岂不意味着,个人通常过着双重生活:职业生活与私生活。这种双重性会撕裂人格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认识、交往的人,似乎总是完整的统一体,并不表现出自我分裂的双重性。唯其如此,我们才可能去清晰地评价一个人,不致陷入荒唐的矛盾:例如说某人是勤勉的工作者,同时又是无所事事的瞌睡虫,如此等等。
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双重性的矛盾,其核心根源或许是:人们常常在无意中混淆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活与私生活。而现代文明中人们信守不渝的规则是:二者必须严格区分,不容混淆。你很难反对这种规则,实际上也小心地遵守它,既为了不冒犯他人,同时也为了保护自己,尤其是保护自己的自留地,以免不速之客贸然闯入。
正如你必定体验到的,在自留地上你感到更自在、更随意、更爽心;而这就意味着私生活具有更大的自由。在职场上,你不能不谨慎小心、循规蹈矩,既遵守种种职业规范,也不能忽略同事的在场;你不能随便坐卧、进食、抽烟、换装等等。只有到了自留地上,才解除所有这些约束,实现某种程度的随心所欲。据其女儿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家中时喜欢完全裸体!从根本上说,私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区别就在于自由程度的不同。
如果仅仅是这样,本性爱好自由的人们的选择就很简单:丢掉那个令人烦恼的职业生活,彻底回到私生活的安乐窝中去!然而,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放弃这种鲁莽打算,有许多理由阻止他这样做。
最简单也最平凡的理由是:你得养家糊口,而为此你就不能不每天赶去职场挣足饭钱,除非你一直被某个富翁养着。其次,职场未必仅仅是供养家糊口的地方,它还可能提供种种职业乐趣;你一旦爱上了某个职业,它就不再是谋生之所,而是真正让你称心如意的生活需要,你将不能离开它。很可能,你完全无需一个谋生之所,却需要一个一展身手的地方,以便消耗你那旺盛的生命力,包括体力与才情。这并不是每个人的需求,但确实会将可观的人驱赶到职场中去。
如果你基于上述的某个理由去了职场,不妨恭贺你如愿以偿,但并不打算预告什么福祉。坦率地说,在职场中你最终不可能拥有心向神往的自由;即使一时有某种自由的感觉,它还是可能会如同幻影一般消失。这种结局并非一定基于某个具体原因的后果,而可能导因于人类的本性——处于某个社会组织中的人永远都会有某种不自在,而这无非就是自由的缺失。
由此可见,无论基于什么动机进入职场,都不可能真正成为自由人。做自由人难啊!
除了职场的选择之外,就只能永久地选择自留地了。前面已经列举的多项理由证明了,离开职场在现实上未必可取。出路何在呢?
此刻,你的灵感中或许会涌现某个中间选择:就将自留地变成自己的职场!它既然也是职场,就可能具有职场的种种好处,尤其让自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它同时是自留地,也就具有自留地的多般优势,特别具有自留地中必有的自由。于是,你成了职业人—自由人!
即便如此,你依然会惶恐不安——这样一个“职业人—自由人”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怎么看都四不像啊。那么,你不妨仔细瞧瞧,它其实一点也不陌生——不就是“个体业主”或者“自由创业者”吗,在今日之世界,即便还不是人人所欲的常态,也绝不 罕见啊。
无论是自由创业者还是自由职业者,在今天都谈不上令人羡慕;否则,任何一人以上的公司岂不会瞬间解体!那么,自由职业不完全令人羡慕的理由呢?至少有两条:在今日的技术条件下,个人足以完成的营运还很有限;让原子化的自由职业者有机地连成网络的机制尚未发育出来。显然,这两件事都有待时日,来日方长呢。
如果上述发展得以实现,那么,人们将看到,在地平线上将升起一个人类迄今未见的“新部落”,历史已经准备了一个现成的名字:
自由人的联合体!
你能接受这一名称吗?至少,在字面上它并非令人不爽;唯一的遗憾是:它实实在在地出自一位名人之口,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思!不幸的是,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原因,今天的自由主义者还不打算完全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