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店经营的思考
微信小店经营的思考
一、建设长期盈利能力
学习了高建华老师的《企业经营方法论》。
高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他不仅是理论派,更是实战派,不仅讲得好,更能做出成绩。他辅导的企业都能按照这套方法论取得一定的成绩,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他的核心理念是打造长期盈利的方法论。
我的理解是,战略要做10年,规划5年,计划3年,然后狠狠干一年。但在这之前,必须清楚自己擅长什么,要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拿短板去和别人拼。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用市场地图的方法论找到市场,通过战略地图找出客户在哪里,自己能满足客户的哪些需求,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打造产品的特色。
比如他课程中讲到一个锅炉公司的案例。这家公司拼不过大厂,利润率也不高。咨询高老师后,高老师建议他们去做中等规模的市场。技术比不过怎么办?他们就去找退休的国家级院士来帮助研发,不断测试数据。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把煤炭的燃烧效率提高了一两个等级,锅炉的燃烧效力达到市场先进水平。就这样,他们用产品打开了市场,很多企业排队半年甚至九个月都愿意等。这就是从自己的长处打出差异化的成功案例。
二、坐着滑滑梯滑到收银机
关于市场运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我想到了华山老师提出的"滑滑梯到收银机"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的核心在于:减少客户的决策阻力,放大客户的购买信号,强化品牌的视觉锤、听觉锤和记忆锤。具体来说,就是从历史文化母体中挖掘大众的共同记忆,并将其改编成品牌的广告语。
比如,固安工业园区的广告案例。华山老师团队巧妙地运用了"天安门"这一历史记忆元素,打造出"我爱天安门,正向50公里——固安工业园区"的广告语,成功引发了大众的情感共鸣。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蜜雪冰城。他们采用了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我爱你,你爱我,甜蜜蜜",以及"第二杯半价"的促销策略。通过户外广告视觉呈现、门店广播不断重复,有效减少了客户的购买决策阻力。这种直接让客户"想都不用想"就能下单的策略,不仅提升了门店的转化率,还强化了品牌记忆。
这种"减少决策阻力,强化品牌记忆"的方法论虽然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少有人坚持。很多人总是追求变化,认为新的就是更好的,反而忽视了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实际上,成功往往源于不断的重复。这让我想起何帆老师在《变量》中提到的一个纺织企业案例。这家企业每天的工作看似重复,却创造了最高的利润。在经济危机中,他们选择扩大产能;在经济过热时,他们则储蓄能量。何帆老师指出,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是"无聊"的。
正如冯唐所说:"这世界会给你想要的所有,只要你能等,时间会给你。"
今天在运营微信小店的过程中,我终于成功上架了产品。虽然操作本身并不复杂,每一个卡点都要好多时间才能走通,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耐心和细致。认真研读小店说明书和后台管理指南是必不可少的。
这仅仅是经营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产品选品、上下架管理、价格调整、营销策略、优惠券设置等一系列工作。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好能选择那些能产生被动收益的项目。但如果一开始无法实现被动收益,那就从做好销售开始,把产品卖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生存,其他都是零。就像人的健康,健康是1,其他都是0。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谈发展。
首先,我想说的是,好的事情需要慢慢打磨。正如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多事情需要坚持很久才能看到结果。
思考与行动:
- 长期盈利能力是经营的核心,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在打工时,如何既为老板创造价值,又为自己积累经验?
-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从滑梯到收银机的创意,你会怎么设计?
以上是我今天经营微信小店的一些思考和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最重要的是,要把想法付诸实践。因为行动构成命运。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