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2: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影响?证据呢?

in #cn7 years ago

在上一篇《教养的迷思》:那些从未被检视过的观念中我们提到,朱迪斯·哈里斯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长远影响,并且从她的三个观察出发,说明了她为什么开始质疑“教养假设”。

质疑是一回事,推翻是另一回事。当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似乎跟某种观念不相符时,我们可以开始合理的质疑,但要推翻这个观念,我们需要证据。接下来,我们谈谈证据。

我们将会涉及一系列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之所以要讨论学术研究成果,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做学术,而是因为今天几乎人人笃信的“教养假设”,即“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的信念,其发源地正是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我们必须到源头去看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所持的信念是否真的那么可信。

一、“相关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发展心理学研究属于“相关性”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的相关性。作者举了一个关于“花椰菜效应”的例子来形象解释这种研究方法。

比如,你要研究吃花椰菜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典型的研究方法是:调查大量中年人,问问他们吃多少花椰菜;5年之后,看看还有多少人活着(活着一定比死了健康)。然后你可能得到如下表格(注意,这是杜撰的):

你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电脑会告诉你:吃花椰菜对所有人的寿命都没有影响——确实也没啥影响。

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男性的数据确实表现出了统计学上的意义,这是巧合,还是确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呢?无论如何,有了这个数据,就可以写成论文发表了,而且还可能申请到一笔科研经费,继续研究花椰菜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但事情还没完。论文发表后,一个报社记者读到它。第二天,报纸上出现了一个标题:吃花椰菜使男性更长寿。

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里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细分来寻找相关性:即便整体上没有,按照性别划分也许就能找到,万一按性别划分不行,能不能按年龄划分?按职业划分?总而言之,只要有足够的数据,想找到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个问题是,相关性≠因果关系。也许让这些男性更长寿的原因是婚姻,而不是花椰菜。有研究表明,已婚男性更长寿,而已婚男性有可能在妻子的劝说下吃更多的花椰菜。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婚姻,而是别的因素。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即便存在相关性,花椰菜对人的健康也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在没有考虑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得出“吃花椰菜使男性更长寿”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第三个问题是,媒体与生俱来的偏好极易对公众造成误导。也许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并没有得出“吃花椰菜让男性更长寿”的结论,但记者和媒体可不会管这么多。难道他们会在新闻里写上“尽管研究发现男性吃花椰菜和男性的寿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是并不一定是花椰菜本身的效果,吃花椰菜是否能让男性更健康还有待确认”吗?如果有这样的记者,恐怕早就被炒鱿鱼了。

请记住这个关于花椰菜的例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成长的相关性研究中存在的同样的问题。

在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成长的相关性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会假定存在“好的”教养模式和“坏”的教养模式,比如父母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是否虐待孩子;存在“好的”行为模式和“坏的”行为模式,比如是否积极乐观,是否有合作精神等等。

研究人员的任务,就是努力寻找父母的教养模式和孩子的行为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事实上,只要你把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进行刻意的数据分析,你总能找到一些相关性。然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总能把相关性和因果性混淆起来。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很多研究存在前面所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研究,其结论的可靠性自然无法让人信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相关性都是通过刻意的数据分析得出来的,那些在不同的研究中反复、稳定地出现的相关性,可以被认为是可靠的(反过来,不能反复、稳定地重现的实验结果,可信度就低得多)。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以下两个相关性是被多项研究反复、稳定证明了的:

(1)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生活、很好与他人相处,他的孩子也更有可能是这样的人;相反,如果父母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孩子也更有可能存在问题。

(2)在人际关系上,被以爱和尊重相待的孩子,会好于被粗鲁对待的孩子。

但是请注意,这里存在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究竟是不是父母的教养行为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行为遗传学研究的结果。

二、被忽略的基因

行为遗传学家研究了同卵双胞胎、双胞胎、普通兄弟姐妹、收养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这些受试者的基因相似度从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到完全不同),并且对是否在同一家庭中成长也做了对比研究。

通过这种研究,行为遗传学家巧妙地把基因的影响和环境的影响区分开来。举例来讲,假如我们观察到不同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性格差异显著大于同一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相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极有可能是家庭环境。

相反,如果同一个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和不同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在性格差异度上并没有系统性的区别,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性格没有影响。

行为遗传学家的研究结果是让人震惊的:

(1)儿童成年后心理特征的不同之处有大约50%可归因于遗传因素;

(2)另外50%跟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几乎毫无关系——这一部分属于“未能被解释的环境变量”。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第一个结论并不让人感到吃惊,绝大多数人承认遗传的作用,只是对遗传因素的作用程度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美国家存在一种非常强烈的政治倾向:即“人生而不同”跟“人人平等”的观念是冲突的。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行为遗传学是一个长期不受待见的领域。尽管行为遗传学领域的成果已经证明遗传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很多社会化研究却根本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因为他们根本不关注行为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使得很多社会化研究的结论都经不起检验。

由于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长期被忽略,他们的第二个结论——另外50%跟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几乎毫无关系——也被忽略了。

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影响

1、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表现得更相似

你可能会认为,生活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会比分开生活的双胞胎更相似,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家庭环境,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数据表明,在性格的相似性上,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普通的亲兄弟姐妹>收养的兄弟姐妹——这跟他们基因的相似度是正相关的。但是,是否在同一个家庭、被同一对父母抚养,对他们之间的相似度并没有影响——在一个家庭里长大,并不会让他们更相似。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那些同一个家庭里由孩子们共享的环境,比如家里有多少本书、父母是否喝酒,是否阅读,已婚还是单身等等,对孩子的性格没有长期影响。

那么,造成影响的是不是家庭内部对不同孩子来说不同的因素呢?

2、同一个家庭里的不同环境?——对出生顺序的研究

即便在同一个家里长大,不同孩子面临的家庭微观环境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同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父母确实会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胆小的孩子,可能会得到更多“试一试”的鼓励(或更多批评),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可能会得到更多“不可以”的警告。

但是,我们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相关性≠因果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行为方式,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有育儿经验的父母都会承认,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天性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对夫妻生下两个孩子,一个非常可爱,一个相貌普通,你能指望他们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吗?如果一个孩子非常活泼好动,一个孩子安静少言,你能指望父母跟他们互动的时间一样多吗?

所以,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很可能只是孩子基因的间接效应,这在行为遗传学研究中,也被归为基因影响的范畴,而不是环境因素。

那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既不受孩子基因影响,又确实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呢?确实有一个——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不受基因影响,这一点显而易见。那出生顺序能不能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呢?显然是可以的。

从日常经验来讲,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至少在出生的头一两年可以得到父母完全的爱和关注,之后会突然面临一个竞争者;而第二个及以后出生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得跟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分享父母的爱和关注。养育第一个孩子时,父母常常较为紧张,经验不足,到第二个孩子时会更加有经验。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父母往往给较小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因为他们确实更加弱小,更加需要父母的照顾。

除了日常经验外,我们还有研究数据:一项针对美国母亲和英国母亲展开的调查表明,80%的美国妈妈和86%的英国妈妈都承认,她们确实更加偏爱比较小的孩子。对我个人来说,这项研究结果既属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妈妈们确实偏爱小家伙;意料之外的是,其比例居然如此之高。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喜爱程度确实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而妈妈们对小家伙的偏爱比例又如此之高,我们应该能够观察到老大和老二性格的系统性差异。

对出生顺序的研究吸引了很多学者,其中最不屈不挠的当属瑞士学者Cecile Ernst和Jules Angst。他们收集了1946年到1980年之间全世界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性格和出生顺序的研究,希望能够证明“老大性格”的存在。

但是,在排除了家庭大小、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之后,他们发现:没有任何具有一致性的出生顺序效应。为了确保没有漏掉任何东西,他们又针对苏黎世的7582名大学学龄居民做了一项独立的包括12项性格特质的研究。最终,他们没有发现“出生顺序效应”。

结论是:出生顺序与个性和行为高度相关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惑:我们在生活中确实观察到,老大常常是是在兄弟姐妹中的“领导者”,其他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跟随者和模仿者,哪怕成年之后也是如此。这要怎么解释?

其实这很好解释:这种关系只局限在兄弟姐妹之间,并不会影响一个人在其他情境下的行为。一个在家里跟在哥哥屁股后面跑的小男孩,有可能是自己那群小伙伴里的“头儿”;在家里对弟弟妹妹说一不二的老大,到了单位也可能是跟在领导后面拍马屁拍得最勤的那位。

四、三观尽毁之后,如何重建?

在看了这么多反面证据之后,你还对“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这个观点毫不犹豫地相信吗?我想你肯定跟我一样,已经开始怀疑,甚至彻底抛弃这个观念了。

事实上,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许多足以“毁三观”的研究结果:妈妈是家庭妇女还是职业女性,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没有影响;是否送托儿所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没有影响;在同性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与“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等等。

你可能要问,如果父母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扮演我们预想的那个重要角色,又是谁塑造了我们和我们孩子的性格呢?基因以外的那50%“未能被解释的环境变量”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朱迪斯·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试图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聊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另一个你可能跟我一样关心的问题是: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真的对孩子没有影响,那是不是说,虐待、忽视孩子也没关系?做父母的难道真的做什么都无所谓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也容我先卖个关子,放到以后的文章里面讨论。

回见。

Sort:  

写得真不错!一语道破科学的严谨性与媒体的“大新闻”之间的矛盾!

难得的理性分析,好文!给你赞一个

好久没有来了,每次看你的文章,都有收获,谢谢分享!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1
TRX 0.25
JST 0.039
BTC 94750.26
ETH 3276.79
USDT 1.00
SBD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