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河的夏天|那年夏天,宁静的河
即便你看完了整个电影,如果不去翻相关的介绍,可能也不知道为啥电影名叫《西小河的夏天》。
听到这个名字时,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和我一样:《西小河的夏天》?是不是主角叫“西小河”,就和《菊次郎的夏天》一样?
然而不是,开场不过2分钟就告诉你,主角那个小孩子,叫顾晓阳。
印象里似乎在电影中段提了一嘴“西小河”,是爷爷和晓阳的对话,画面是一个大远景,两人像两个小点点一样走在画面右边的青石路上,左边是石头白桥和碧波绿河。
不过再次草草的翻过一遍后,并没有找到这一段,或许是记错了,或许是我自顾自的想象。
西小河,就是绍兴的一条河而已。
知道了这个事实后再去看自己乱七八糟的猜想有点滑稽可笑,西小河的夏天,就和“铁岭的夏天”,“青龙河的夏天”没什么不同,一地一景罢了。只不过江南的风物雅致,一条河的名字也起的小家碧玉般,明明只是在不能再普通的景观前加了个方位词,就一下子出来了暧昧小清新的味道。
编导们应该很满意这个略有些语焉不详的名字,导演周全是绍兴人,对于“西小河”是再熟悉不过,知道家乡什么地方,怎么拍比较美,镜头一到台门外,电影便化身为风景片,白墙黛瓦,水气氤氲,高对比度下饱和的绿和亮眼的灰,动不动就是远景和全景,谁人不说咱家乡好。
哦,对了,“台门”这个词,也是百度后才知道的,大概就是“一堆老房子”的意思吧。
然而无论是“西小河”还是“台门”,电影都无意解释。很显然极强的地域色彩是导演饱含心意的设定,也是其在故事中掺杂的一份“私货”;仔细想想,似乎这个夏天的种种是非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让它发生在故乡呢?纵使西小河和台门会让某些较真的观众一时困惑,然而实质上于理解情节并无半分障碍。85后关于98年那个夏天的集体记忆,能够提炼出来的共鸣更多。
当然,作为贯穿全局的意象,足球只是一个年代和情感的载体,又不是体育电影,世界杯的光谱,最终还是要折射到人物的身上。
英雄迟暮的巴乔对应的是中年坎坷的父亲。社会关系的复杂让电影更喜欢用断片式的方法描述他,前面一个场景还是在家中不苟言笑,严肃认真,下一个场景马上切到校长办公室,唯唯诺诺,低眉顺眼,直接与一家之主的权威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与新来的年轻老师的暧昧情愫是支撑起电影的“戏肉”,在夏天燥热的气氛下却显得有点不温不火,这样的情节本身也难以出彩,也许是时长和戏份的限制,总觉得有点力度不够,也没有留下什么可以感慨的余味。大概中年男人的贼心和贼胆,也就这样了吧。10岁的顾晓阳崇拜皮耶罗,巴乔的10号的继任者。父子关系是贯穿电影的主题。为了强调“对抗”,在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两对父子都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
然而其中的攻守之势却有不同:
顾家父子,10岁的小孩子多么叛逆跳脱,却也不能挣开父亲的手掌心,即便是形象有损,在家里的权威犹在,无论是软磨还是硬泡,孩子都是弱势的一方;
郑家父子,攻守之势异位,一个壮年一个衰年,老人当然可以耍脾气不做这个不做那个,但是面对成家立业的孩子,已经力不从心。
顾家父子是98年的85后,20年后的现在,85后这一代也发展到郑家父子的年纪。
意味深长的是,攻守之势虽变,最终的胜利者却都是年轻人。
顾家父子关系的转变似乎是源于一场出走风波,客观的说在这里情节转折有些粗糙,我们当然可以脑补顾建明最后同意晓阳参加选拔,是出自看透世事的释然动机,然而电影中似乎缺乏相关的铺垫。
相比起来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郑爷爷都是一个悲情角色。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远去,难解的心结化作梦魇将其禁锢,即便最后被晓阳治愈和释然,却也不得不选择离开,回到自己的家中。“释然”是两位父亲最终的态度,一个夏天的纠结和拧巴,最后通过顾晓阳的一次出走,一次面对,都放下了。
作为一部处女作,我们能看到许多台湾电影的影子。
孩子视角第一反应是杨德昌的《一一》,固定镜头下的台门,江南水乡的远景,舞厅的暗红色调也确实有着类似的质感。
父子关系的主题则让人想到李安的“父子三部曲”,特别是郑爷爷在睡觉儿子惊慌的探气息的一段,很难不让人想起《喜宴》中的经典镜头。
镜子是导演偏爱的物件,老顾倚在卫生间的大镜子上,顾妈木然坐在床上,景深处的圆镜是她的背影;虚实交错,无需言语,就多出了一份无奈。
然而其浓重的地域和年代色彩,总觉得还是有所束缚;宛如江南的夏天版潮湿而又缓慢的节奏,也提供不了太多的感官刺激。或许“西小河”就是这样,流经绍兴的一条小河。若是没见过的,也不一定非要去见见不可;但有一天见过了,安安静静地坐在河边,嗯,也倒是不枉此行。
攻守之势虽变,最终的胜利者却都是年轻人。
@qlpyzz, 写得好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