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什么来历?它又是用来纪念谁的
传说中的清明节是用来纪念一个古代人的,这个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介子推。在春秋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当时晋朝发生了政变,晋献公昏庸无道,沉溺于美色,他所宠爱的妃子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王子。混乱之中,大家只好举家出逃,当时的介子推非常忠心,他没有自己逃跑,而是跟随公子重耳,保护他,逃跑过程中饥寒交迫,有一次他们的干粮被土匪抢走完了,眼看公子重耳就要饿死了,忠心的介子推把自己的一块肉割下来给他吃,重耳才活了过来。重耳非常感动,答应以后当了国君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当了国君,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但是他并没有及时封赏那些追随他的人。但介子推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更愿意归隐山林,他带着母亲一块隐退深山,做了隐士。
晋文公想起介子推后非常后悔,想要封赏介子推,知道他在山上,就派人需要介子推,但是一直找不到。他想了一个办法,如果把山烧了,介子推没地方去就下来了,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最后火熄灭了,晋文公在一棵柳树下找到了他的尸体。
晋文公看到这个情景,非常伤心,派人好好安葬介子推,第二年晋文公又备上好就好肉给介子推扫墓,于是扫墓那天便被定为清明节。这就是它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