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狼:贪狼》:一部仍有诚意的佳作

in #cn7 years ago

2348204-2ca1565a7dfecf62.jpg
《杀破狼贪狼》的故事线十分清晰:
丧妻的中年男子李志忠,与女儿相依为命;

因为女儿的恋爱问题,李志忠采取了激烈的方式处理,导致父女失和。

女儿独自前往泰国散心,不幸被黑道劫持,她年轻健康的心脏成为市长秘书和黑道的交易对象。

由此牵出泰国当地黑道、警界、政界勾结的人体器官买卖黑幕。

而最终女儿由失踪确认被杀,独狼彻底变为孤狼。

孤狼一般的李志忠展开了他追求真相的复仇之路,却在真相大白之后自杀,全片曳然而止。

有欲望就有杀戮
与市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界要人需要为市长更换年轻健康的心脏,以确保自身的政治前途不受影响;

黑道以冻肉工厂的幌子经营人体器官买卖的产业,为了巨大利润,欣然接受政界要人的下单;

为保自身前途和家人安全的警察局局长,在政界要人的胁迫下,目标不再是惩恶扬善,而是成为权力的走狗:压下少女被劫案的真相,并借着屠杀犯罪分子名义,为政界要人清理碍眼的独力追凶男子李志忠;

李志忠以一己之力,追查爱女下落,成为各方利益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变为原应捍卫正义的警察捍卫强权的牺牲品。

每个人都有欲望。

其中,对权力的欲望,可谓是最集中的欲望体现。

任何一个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权力都是人性春药。

只有在权力面前,欢愉的边际效益才永远没有阈值的限制。

影片表面讲人体器官买卖,实际讲述欲望导致的人性的扭曲、社会的堕落。
在欲望横流的时代,做正确的事变得难上加难。

明知草菅人命是大不仁,选举民调的上下几个点、一帆风顺的仕途却轻易让其伸出黑手;

警察天职本为捍卫正义,却在强权下俯首,只因警察局长保全仕途、保全小家庭的欲望;

甚至为了充满控制欲的爱,而对子女的恋爱粗暴干涉的父亲,也无法克服人性中的弱点,为自己、为女儿,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成了近些年来,人们关注的重点。

因为我们都能意识到,欲壑难填。

人为了欲望,会释放多少人性中的恶,无人能够估计。

为了保全世界,也为了保全人类自己,也许,是时候应该返璞归真了。

结局中孤狼之死的必然性
片尾第一男主杀掉仇人,但大仇并未真正得报,因为这是小人物和国家机器的对抗,结局昭然若揭,而电影却只能到此为止。

大仇并未得报,为何要自杀?

表面上,当警察局长对着他的枪已经放下,他的生命重新属于自己。

但实际上,从这一刻起,属于他真正的死亡才刚刚开始。

他的结局已经注定:

一是妻女全丧,自己已经丧失求生意志。

二是清楚,真正的仇人是自己无法手刃的,大仇永远无法得报,这带给他的只有更深一层的绝望。

首先,“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躺在床上的市长一脸无辜,他是造成该起悲剧最无辜的刽子手。

他或许可以成为复仇最直接的目标,但在他胸膛里有力跳动的女孩的心脏却保住了他的命。

其次,林家栋饰演的政界要人作为直接发起该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李志忠一枪毙
命。

但他背后那些政警黑的勾结、无辜的人们因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权力争夺、政治斗争和利益输送而被牺牲的状况却永远无法被“一枪毙命”。

最后,无尽的悔恨,让李志忠无法面对自己。

亲子关系是永恒的话题。

而在电影里,最戏剧化的莫过于:

亲人之间,以爱之名的互相伤害不断上演,终于有一日,随着一方的永远离开,那另一方,再也没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

相信这个父亲临死前,已经忘记了身处何方,仇人身影也已消失,充斥于他思绪间的,只有那天他如何叫来警察,将女儿的男友拘走时,女儿痛苦的表情;以及一个曾经乖巧依赖他的小粉团,变为不再依赖他、不再听话的叛逆少女成长剪影。

充斥胸口的,只有无尽的悔恨。

这悔恨,让他无法原谅自己,唯有一死。

难以评价古天乐的演技,在影片的很多地方。
比如他望住为妻女唱歌的崔杰(吴樾饰演)时那怔怔的眼神,有羡慕、有游离、有回忆、也有惆怅。

一个眼神既传达出了李志忠此时的心理状态:回忆和羡慕,又暗示了其身体状况:因疲惫和心力交瘁而产生的怔忡。

而最令人心痛的是这一幕:

他随崔杰去医院,当崔杰陪伴在待产妻子身边极尽安慰之时,李志忠慌乱后退的样子。

那踉跄一退,是一个曾经也如此幸福的人无法面对残酷现实的退缩;

是引其想起的美好回忆对他内心的惨痛一击;

是不忍因自己的苦涩经历亵渎这同样如同镜中月水中花一样易碎的幸福。

这一退,也草蛇灰线,绵延千里地指向了电影最后,他一心求死的时候,问林家栋,“是不是我死了,他(崔杰)就能不死”。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志忠眼中的露出的是心如死灰后的毅然决然。

因此,他的死,是一种控诉,也是一种保全。
很多人表示古天乐的演技在该片里炸裂,此言不虚。

港片文化中,现实主义背后的悲剧内核

港片之所以多年来成为社会研究对象,成为一个符号,是因为港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现实主义的悲剧内核。

《龙在江湖》、《旺角卡门》着墨于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个人悲剧,而后的《无间道》《寒战》除了继续渲染小人物的悲情外,也包含了对社会阴暗面所持的悲观态度。

到了《杀破狼.贪狼》,借着李志忠的死,宣泄了对社会黑暗面横行却又无能为力的失望。

近年来类似警界、黑道勾结做大背景,讲述小人物以一己之力捍卫正义和公理的影片并不少,这类电影,背后是创作人对社会民生一贯的关注。

人性和社会,就是一个个宇宙,除了那些占据了极少空间,按照轨道、各行其路的天体外,那占据了百分之九十宇宙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暗物质”。

这些暗物质,它影响着我们的世界,我们也生活在其间;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对它却无能为力。
只能通过一场场死亡和一幕幕毁灭,来宣示内心的愤懑。

创造力和求新求变

很多90年代的港片之所以现在还深受观众的怀念,很大程度上源于编剧不断地求新求变。

套路满满的港片之所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是因为在套路中,总有出乎意料、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也许正是因为香港地理空间的狭小,让他们特别擅长于鸽笼中起舞。

在“正义从不应缺席”的立意指引下,港产类型电影中主角的遭遇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无间道》和《寒战》中,角色身上的两面性、《杀破狼贪狼》中,彻头彻尾的悲剧性;

在观众一向的心理习惯中,主角通常要活到最后、黑白善恶中间是有一条鲜明界限的;

但是在港片中,好人也有阴暗面,坏人也有温情,主角一样活不到最后----编剧敢写。

观众也敢看:

92年的TVB神剧《大时代》,编剧在第一集就交代了所有主角的结局。考量收视率的背景下,谁敢这么拍?

但此后二十多年,该剧多次重播,可无论安排哪个时段,观众仍然热情不减、反复观看,次次引发讨论。

近年来,香港创作人纷纷北上,在逐渐适应了内地观众的口味后,当初那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已经少见,但能感觉到新港片创作人试图“鸽笼中起舞”的诚意。

诚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自由。

世界有限,而创意无限;题材有限,而思辨无限;意识形态有限,而人性无限。

对创作者来说,只要愿意求新求变,总能从沥青的缝隙中,开出花来。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5
TRX 0.20
JST 0.037
BTC 93459.77
ETH 3481.21
USDT 1.00
SBD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