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更08:精力与咖啡
01
年前,我做了个为期两周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喝咖啡也能保持工作状态。当时我是这样思考的:
为什么早上要喝咖啡?
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为什么会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好?
早上总是很困倦,也许是睡眠不足。
为什么早上会困倦呢?
可能是晚上的睡眠质量不高,又或是睡的时间不够。
想到这里我就锁定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我应该用哪种更健康的方式来让自己进入【状态】?
02
随即问题又产生了,什么是状态?我想要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我马上想起了教练课里关于心锚的内容,心锚 = 刺激 ➡️ 状态。这里所说的状态就是曾经经历过的一种感觉,其中还包含了在感觉中的其它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身体的知觉等。
找到心锚常用的办法是提问,像这样:
你很需要进入专注的状态,那你想象一下,自己专注的时候,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你的身体有什么感受?
你在做的那件事情是什么?
我回忆起自己的专注时刻:我在公司,面对着电脑,眼睛盯着电脑屏幕,手放在键盘上。我戴着耳机,但播着的音乐只是用来隔断噪音,我几乎没有在听。周围的同事们都在工作,没有人打扰我。我很可能是在写程序,或整理课程的笔记,或在进行分析阅读,又或是在写作,这些都能让我非常专注。
之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两周的实践计划,要做的事情就两件:
- 调节生活节律,保证每晚充足的睡眠(7个小时)。
- 创建关于专注的“心锚”。
03
持续两周的实践之后,我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了,但仍然没法达到喝完咖啡的那种“峰值”。我猜想可能是自己的精力管理做得不好,于是就花了一个小时的检视阅读完《超级精力管理术》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关于精力的公式是这样的:E(精力) = P(峰值) - R(阻力)
书中说的峰值指的是一天中状态最好的那个时刻的状态分值,而阻力指的就是不恰当的压力和紧张。而除了生理和情绪上的调节办法,书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如何为目标进行规划的,显然作者认为目标管理其实比管理精力本身更为重要。
春节前的最后三个工作日,即便早上我并不困倦,但我又试着重新拿起了每天早上的咖啡,因为我很需要早上的那个峰值来为我解决一些难题。
04
不需要咖啡也能保持极佳的工作状态,这仍然是我所期望做到的,但也许还需要更多的输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 阅读另一本更著名的著作——《精力管理》
- 从时间管理的方面出发
- 继续调试我的心锚,让它能够发挥效用
这一篇先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发出来吧,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点:
- 不要用咖啡来抵抗疲倦,要用作状态增强剂。
- 利用好每天的精力峰值,保持适当的压力与紧张。
- 做好目标管理比管理精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