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是一场“治愈系”之旅 | 月旦评
在麦当劳吃饭,凑巧听到邻座一对父子的对话:
一个男孩兴奋和满足的声音:“爸爸你知道吗?我们班终于打赢了那场篮球赛!我还投进了一球呢!”
爸爸平静而严肃的回应:“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意志力,所以你要坚持打篮球”。
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听到这话会是什么反应?用一句网上流行的话“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大概能表达男孩此刻的无奈。爸爸的话固然没错,但却像一盆凉水泼在男孩满腔兴奋的火焰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我最近所读的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中,作者就讨论了这种类型的亲子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
(《当我遇见一个人》封面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这不单单是本育儿书。
如果你也是“内心深处住着一个未长大的、需要呵护的自己”,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无关乎你是否为人父母。
《最强大脑》嘉宾评委doctor魏在谈及育儿时有个口号---“育儿育己”,说的是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而这本书,写的是“育儿‘愈’己”---养育孩子的同时疗愈自己。它提供了一套方法,帮助我们尝试从生命的最初起源寻找另一个“内在的自己”,进而疗愈自己。
在我们开启疗愈之旅之前,我们先整理一下这套方法的步骤。
看见
第一步:看见。
我们这里所说的“看见”,并不全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感受。
就拿麦当劳里那对父子来举例。是什么让那位父亲“答非所言”呢?因为这位父亲心中所想的,并非孩子本身的“赢得篮球比赛”的感受,而是他心中物化了的价值“打篮球好处多”。正如作者李雪所说: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
在这个例子中,这位父亲就没有“看见”赢得篮球比赛的男孩。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看见”孩子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联结。
具体做法是:
1.让自己放松,观察婴儿的呼吸,同时感受自己的呼吸。
2.如果有情绪升起,则观察这种情绪,不评判、不阻碍、不逃跑,让情绪自然流动。
通过这种联系的练习,可以提升觉知力和平等心。这样,我们更能敏锐的感知自己的内心和孩子的情绪,进而增加我们的“同理心”(心理学术语,情商的一个重要指标,指一种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思考问题的思考方式)。
接纳
第二步:接纳。
接纳,就是不评判、不打扰、不限制/干涉。
1,不评判
人们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和固有观念出发,来评判别人的言行及感受。尤其是,作为父母,当看到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往往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进而希望孩子赶快停止,以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因孩子“不好”而产生的焦虑。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不能将“不好”变为“好”,还会阻止孩子将负面能量疏泄,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其实,孩子天生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疗愈,就像“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一样简单。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来了还会走。对这些情绪的完整体验使孩子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扩展。而父母此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打扰。
2,不打扰
不打扰,不仅能让孩子感情和能量自然流动,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寻求抚慰和陪伴,那么就尽情回应孩子。而如果孩子正专注于自己的世界,那么请给孩子一个自由且不被打扰的空间。
这个空间,在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及教育方面,尤其珍贵,且格外稀缺---特别是在“起跑线”理论盛行、攀比之风弥漫的今天。
如今,家长都热衷于“早教”,以为孩子早具备某种能力就能“赢在起跑线”。然而,这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他们往往通过反复尝试各种感官体验,来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地上捡到一片烂树叶,他/她会翻过来调过去的看,然后摸摸,甚至会放在嘴里尝尝……儿童心理学家说,这就是孩子在做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鼓励这种行为,就是在呵护孩子心中科学探索的小萌芽。
所以,家长们此时只需要静静的在旁边,不打扰,就是最好的陪伴。
3,不限制/干涉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除了要谨记“如无必要,不打扰”以外,还有一点是我们需要牢记却往往难以做到的,那就是,不干涉/限制/控制。
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关爱,企图干涉或改变孩子的言行甚至情绪。比如,担心孩子吃糖上瘾或看电视上瘾而限制孩子吃糖或看电视。
其实,孩子越小,智慧越高---因为他们与天地相连的程度越高,对宇宙万物的感知越敏锐。父母只要能保证环境的安全舒适,其他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一个孩子能被父母真正“看见”,被给予充分的爱与自由,那么他/她就会启用自己的觉知,对诸如糖果、电视之类的“诱惑”进行本真的评估,进而决定是否继续吃糖果或看电视,而不会出现“瘾症”。本书作者李雪就拿自己幼时举例:有种巧克力很风靡,她的父母就买了很多块,并且一次性都给她了。而她在吃了两块后,自己主动不吃了---因为觉得吃多了不舒服。
与一些父母的“常识”恰恰相反,心理学工作者说,那些“上瘾”以及其他坏习惯,往往背后都是“匮乏爱”的体现。比如,整天守着电视的孩子,其实是用电视内容提供的幻想来安慰自己。电视之于他们,就如火柴之于那个圣诞夜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
寻根究底,父母想要干涉/控制孩子,也是想改变孩子,终究是因为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而只看见自己头脑中想象出的“正确的幻象”。而父母若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企图是不对的,那么,依然可以通过上文中“增加联结”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觉知,用爱去关注和陪伴孩子。孩子感知到爱后,会不自觉的改掉“坏习惯”。比如,有的家长问:“孩子捧着ipad,长时间弯着腰玩游戏,对身体肯定不好,我不管怎么行?!”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低下头看看孩子究竟在玩什么,甚至跟孩子一起玩,那么,在爱的滋润下,孩子自然会坐正的。
回应
第三步:回应。
在看见、接纳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及时、积极且诚实的回应与关注。
什么是及时回应呢?
李雪(本书作者)家的猫是个好例子:当小猫睡醒后“喵”的叫一声,母猫便立即“喵”的一声。这就是及时回应。
人亦如此。
当一个婴儿哭叫时,父母便抚摸、拥抱、并与之温柔对话。这就是及时回应。
当小孩子索要家中已有的零食时,父母马上给他/她。这也是及时回应。
相比于“及时回应并满足”,现在有一种所谓“育儿专家”的观点是:应该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训练他/她的延迟满足能力---因为科学家说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更能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例子:人们上公交车时往往争先恐后,但这种情景在乘飞机时却很少发生。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因为公交车座位不是按需分配的,而飞机却是一人一票。飞机乘客知道自己的“座位需求”会被满足,所以更从容。而对于公交车乘客来说,想要得到座位就要---赶紧抢。
与飞机乘客类似,得到及时回应的孩子,深信自己有表达需求的自由,且表达之后就会被满足,所以他们对世界充满信任,能安心等待合适的时机---这正是延迟满足能力的关键。
而那些从小被刻意训练“延迟满足”的孩子,像那些试图抢占座位的公交车乘客一样,因为一直担心“抢不到”,所以眼下有一丁点好处就迫不及待地要兑现。
由此可见,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更懂得享受当下,更能驾驭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但是,对于“回应”而言,仅仅做到“及时”还不够,回应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根据回应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境:
1,共振互动型
这是最理想的类型。
婴儿自主的微笑会激发父母亲内心的喜悦,使父母亲发自内心的对婴儿报以微笑。而当婴儿啼哭时,父母---即使在另一个房间---会同时醒来,去安抚婴儿。
在这种情境中,父母能确认孩子的感受,并与孩子的感受共振,同时给孩子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种情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和充足的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美妙的爱情,也正是这种感觉。所谓“琴瑟和谐,莫不静好”。
2,以(父)母亲为中心型
在这种类型的情境中,对孩子而言,父母亲自视为“宇宙中心”。
当婴儿对父母亲微笑时,父母亲并不回应。但当父母亲都弄婴儿时,婴儿的笑使父母亲有成就感,进而自己笑了。也就是说,婴儿要按照父母亲的节奏和预期来表现。
这种情境中成长的孩子,因为其自身感受长期被忽视,学会了主动压抑自我、取悦父母,与父母亲建议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当孩子长大后,虽然可能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但却无法融入社会。对他们而言,社交多意味着取悦别人,压抑自我,所以他们在应付完必要的人际关系后会感觉累,从而选择更“宅”的生活方式。
3,无关反应型
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个赢了篮球比赛的男孩与他父亲的交流方式,就属于这种类型。即,父母亲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想关。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把这种反应称作“无关反应”。
这种情境下成长的孩子,由于常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麻木无表情的“无反应”,所以存在感很低。一方面,他/她很难与自己安静相处: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她总要找点事儿做或找人陪。另一方面,当他/她与人有亲密关系时,会因感受不到情感联结而产生焦虑:比如,有些女人会一天打无数个电话询问自己男友/老公在哪里、在干什么。
4,情感逆转型
这种类型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具有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的“反人类情感”。
这种类型的情境在生活中经常发生:
孩子斗志昂扬的说“我毕业后要去大城市好好打拼!”家长立即接过话茬:“新闻都说了,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
孩子高兴的说:“妈妈,那只小狗真可爱,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呢!”妈妈却当即喝到:“别碰它!有人养狗得了传染病,死了!”
瞧,不管是什么气氛都会被“反人类情感”的父母搞成压抑、扭曲、痛苦的。试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她的心理能乐观开朗吗?他/她的情感和信心被漠视和打压,使其严重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渐渐对自己和生活都不敢抱有任何美好期望。
由此可见,积极回应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么大的意义。
当然,这几种类型并非孤立存在。一个人也许会经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回忆一下,你曾经经历过哪种情境?你对自己的孩子又采用哪种回应方式呢?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头---那个赢了篮球比赛的男孩身边,通过假设他爸爸的反应,来区别这几种类型。
他爸爸原本的回应“打篮球是项不错的运动”,属于无关反应;
若他爸爸回应“一个小孩子过家家的比赛有什么好炫耀的”,则是情感逆转。
其实,作为爸爸,即使他无法与孩子达到情感共振,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肯定和确认孩子的感受,来做到“看见”:“爸爸看到你那么开心,就觉得这是件开心的事!”
当然,若家长看见了孩子的需求,但是限于自身能力,无法立即满足,那也不必沮丧。此时,只需积极肯定孩子的欲望,并诚实说出自己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在逛商场时很喜欢一套玩具,但父母囊中羞涩。
比起那些一听到孩子要买玩具就恼羞成怒的家长---
“我自己的钱都不够花了,你还天天要这个要那个玩具,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买买买?!”(自我中心型)
“光知道玩,也不想想学习!”(情感逆转型家长)
其实,父母可以坦率的跟孩子说:“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是吗?你的眼光很好。只是我没有那么多钱,买不起它。要不我陪你来好好看看它,以后有钱了再买好吗?”
疗愈
最后,让我们继续剖根问底:这位本文开头的那位父亲为什么会无法“看见”孩子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位父亲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未被父母长辈深情的“看见”过。
心理学认为,童年时期我们与抚育者(包括父母、其他亲密的长辈、保姆)的关系,往往决定了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因为后者是前者的投影。我们童年时的经历与接受的理念,已使我们形成了“潜意识”。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世界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也就是说,潜意识通过控制我们的行为模式,来创造现实。这些现实,只不过是在一遍遍的让你重复体验童年时熟悉的感觉而已。
比如,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在不同回应方式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怎样的性格。
用本书作者李雪的话: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我对孩子说的这话、这声调、这用词、这语气---怎么都跟我小时候我妈说我时一摸一样?!
这就是潜意识的“循环与轮回”。
当父母因孩子的行为而失控暴躁时,是父母自己内在的那个“受伤的婴儿”在觉醒。我们要做的,是上文提到的“增加联结”的方法: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安抚自己内心的婴儿,而不必向外处理我们与孩子的问题。
除了这些大家认为“不好的“行为和情绪是潜意识的产物之外,那些常被我们称赞的“优秀品格”也可能是潜意识带给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你从小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么你人生中的成功多要经历种种辛苦与磨砺才能得到。
再比如,我们坚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会纳闷:为什么世上有人会拥有“两全其美”的反常识人生?
如果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被父母等抚育者写入了很多限制性信念,该怎么办呢?
同样,我们可以运用“增加联结”的方法,通过后天的觉知来改写这些信念。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出现这些念头时---
“我不配得到”
“我必须要通过异常的努力才能得到”
“我没有那个命,算了吧”
……
我们就要意识到:这是潜意识又在启动限制性信念模式了,坦然接受,让它来,让它走。
让信任和善意充满你的内心,相信社会会与你方便,那么你所得到的资源和可能性便无界限。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曾描述过一种“以全部本真且不带任何预期和目的”去对待的关系,也许,这是家长与孩子关系的最好境界,也是你与自己相处的最好境界。
我来,我看见,我治愈。
养孩子不容易,加油
非常感谢:)
虽然还不用养孩子,不过为你这么辛苦的写文章点赞
非常感谢哦:)
太能写了,赞!
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