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 2.0 —— 与 Keras 的深度融合

in #cn-stem5 years ago

img

image from unsplash by Zhang Kenny

前面的几篇文章从线性回归,到手写数字识别再到预测牛奶产量,我们用 Tensorflow 2.0 与 Keras 结合完成了全链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循环神经网络的搭建和训练。那 Tensorflow 2.0 和 Keras 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搭配二者来完成自己的项目呢?这篇文章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Tensorflow 和 Keras 的关系

从历史上来看 Keras 和 Tensorflow 是相互独立的框架。Keras 中我们编写代码的是前端,前端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的框架,使用者可以非常快速和方便的搭建模型和训练模型。但是,光有前端是不够的,需要后端框架实现计算,而 Tensorflow 就是 Keras 支持的一个后端框架。就像网页一样,前端我们能看到的是图片,文字,动画,后端就是支撑这些内容,布局内容和逻辑的代码。

虽然 Tensorflow 并不是 Keras 的唯一后端框架,但是却是最流行的框架。后来融入tensorflow 中的tf.keras 则是只能用 Tensorflow 后端的Keras 框架。在 Tensorflow 的高级API 中 Keras 也逐渐取代 tensorflow.layers 以及 tensorflow.estimator成为Tensorflow 2.0 中几乎唯一的高级API。

2. 不使用 Keras

在 Tensorflow 2.0 中,是否可以在不使用 Keras 的情况下完成模型的搭建和训练?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线性回归的例子中,我们就没有用到 Keras 而是使用 Tensorflow 定义和训练模型的。这个时候和 Tensorflow 1.0 是差不多的,必须定义清楚每一层神经网络的计算公式,参数 shape,层与层之间的计算与连接等等。

在训练的时候,需要注意采用 Tensorflow 2.0 标准的模式既:

  1. with tf.GradientTape() as tape: 的包裹下,记录模型的预测结果,损失函数,用于稍后求导。
  2. tape.gradient(loss, 参数) 计算 loss 对 参数的导数。
  3. 定义的 optimizer 后向求导对参数进行优化。

3. Keras 自定义模型和层

我们知道,无论是全链接的神经网络还是 CNN, RNN,都有标准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我们没有必要重新将轮子发明一遍,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继承 keras.Model 的方式自定义自己的模型。 这也是前面的文章用 CNN 分类手写数字,以及用 RNN 预测牛奶产量的例子。自定义模型的方法已经在前文介绍和总结过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同样的,我们还可以通过继承 tf.layers.Layer 来自定义我们需要的层。

自定义层分为两步

  1. 继承 keras.layers.Layer 类,在初始化函数 __init__ 中设置特征长度 inp_dim 和输出特征长度 outp_dim.
  2. 并通过self.add_variable(name, shape)创建 shape 大小,名字为 name 的张量,并设置为需要优化.
  3. 定义 前向运算逻辑 def call 方法

如下面的例子我们定义一个没有偏置的全链接层:

class MyDense(tf.keras.layers.Layer):     # 自定义网络层     
  def __init__(self, inp_dim, outp_dim):         
    super(MyDense, self).__init__()         # 创建权值张量并添加到类管理列表中,设置为需要优化         
    self.kernel = self.add_variable('w', [inp_dim, outp_dim], trainable=True)
   
  # 实现自定义类的前向计算逻辑 
    def call(self, inputs, training=None):                         
      out = inputs @ self.kernel    # X@W       
      out = tf.nn.relu(out)         # 执行激活函数运算
      return out

之后我们就可以像使用 keras 自带的layer 一样使用我们自定义的 layer:MyDense。这个Layer 既可以封装在 Keras 的 Sequential容器中,也可以放在自定义的模型中。

4. Sequential 容器

在 Keras 中最简洁的模型搭建和训练的方法就是将 layers 封装在 Sequential的容器中,然后调用模型装配(compile)与训练(fit)的高层接口来实现。

这种方法其实基本上与 Tensorflow 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了,只需要对 Keras 前端进行操作。前面很多文章已经介绍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

  1. 封装模型mdel在 squential 中.
  2. model.compile() 装配模型,在这里选择优化器,定义损失函数以及测量指标
  3. modle.fit() 训练模型,在这里可以选择训练的输入和标签,batch size, 循环(epoch)次数,以及验证数据组等。
  4. 模型训练之后可以用 model.predict() 和 model.evaluate() 来预测和评估模型

总结

可以看出 Tensorflow 2.0 已经与 Keras 深度进行了融合,我们既可以用 Keras 的高级接口迅速搭建和训练模型,也可以完全抛弃 Keras 使用 Tensorflow 一步一步定义搭建和训练模型。当然最好是结合两者的优缺点,比如自定义层和模型来灵活和快速的搭建和训练自己的模型。


相关文章

Tensorflow 2.0 快速入门 —— 引入Keras 自定义模型

Tensorflow 2.0 快速入门 —— 自动求导与线性回归

Tensorflow 2.0 轻松实现迁移学习

Tensorflow入门——Eager模式像原生Python一样简洁优雅

同步到我的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u/bd506afc6fc1

Sort:  

你今天过的开心吗?新人吗?《steemit指南》拿一份吧,以免迷路; 另外一定要去 @team-cn 的新手村看看,超级热闹的大家庭。倘若你想让我隐形,请回复“取消”。



This post has been voted on by the SteemSTEM curation team and voting trail. It is elligible for support from @curie and @minnowbooster.

If you appreciate the work we are doing, then consider supporting our witness @stem.witness. Additional witness support to the curie witness would be appreciated as well.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lease join us on the SteemSTEM discord and to get to know the rest of the community!

Please consider using the steemstem.io app and/or including @steemstem in the list of beneficiaries of this post. This could yield a stronger support from SteemSTEM.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3
JST 0.029
BTC 67467.65
ETH 3470.01
USDT 1.00
SBD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