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正言顺”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今天读《论语》突然看到了这句话,深有感触,遂记之。
“名”看似个人外在的记号,例如“名字”、“命名”……比如:“王二”拾金不昧,知道他名字的人会说“王二”品德高尚,有良知。这样“王二”的好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传遍十里八乡。简而言之:这里的“名”主要是给他者服务的,作为“王二”本身,就算他叫做“朱六”,他也是他本身。
那么“名不正”会如何?举个粗鄙的例子,就像“王宝强老婆和其经纪人”,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是真爱,也会为人所不齿,因为“名不正”,其所做之事难以逃过人们内心的道德检验,自然就难已堵住悠悠之口。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倘若是清白的妙龄少女和潇洒公子哥,在加之“明媒正娶”、“海誓山盟”,自然是一段佳话,此为“名正言顺”。
说道这里,各位看官可能会说,管他是否“名正言顺”,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可以,才不会管得他人怎么说。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有其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且其观点立场定然不同,有时自然不必管得他人怎么说,总有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腹黑小人,满嘴喷墨。而我这里说的“名不正”是那种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让别人遭受极大苦楚以及难以逃脱道德标准检验的行为,这是本文中的“名不正”,我相信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名正言顺”,是对内的,是真正禁得起有道德的人的内心检验的。
再举个历史上的例子:科林斯城邦的库普塞洛斯,他是靠着非常规程序的暴力夺权称王,尽管他在位三十多年使得科林斯繁荣昌盛,但是至死都被骂为“僭主”。最讽刺的是,他现在竟然成为了我笔下的反面例子,也是因为他是“僭主”这一段历史被世世代代的记录了下来。其优秀政绩被淹没,而“僭主”身份总会让人时不时念叨,像是间歇性的病症。而治疗这一病症的唯一方法就是“正名”。比如克里斯提尼,他也是暴力夺权,但是他深知“僭主”是难以服的,其所做的任何事情定会阻力重重,不正名难以让人心服口服,便立即重返城邦民主政治的框架以合乎程序的方式成为雅典公认的领袖,这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相信克里斯提尼心里定然是明白“名正”,“言顺”,“事利”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而作为“改革者”的他的“名正”切切实实帮助了他,哪怕他不是真心想去恢复民主政治,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地位顺应大势的权宜之策。
故我认为,“名”有两面:一谓“内名”,指向道德;二谓“外名”,指向他者。没有“内名”既难以心安,更难以服众。没有“外名”者事事皆阻。本文无意说是要名正言顺有多么重要,只是忽然又读了孔子这句话,突然觉得他说的实在是至理名言,有几个“名不正”之人得以善终,不是活在自我的谴责之中,就是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之中。至于我自己,还是推崇“名正言顺”,遵循心中的道德律。
Congratulations @terinadx!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Award for the number of comments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