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 浅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一)| About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cn-reader5 years ago

问题来源

本文起源于今天看到的两件小事:

第一件是,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转发的一则关于 新学期名单:刘小灵童、程门立雪、吴@&&、赵#@......当老师太难了! 的笑话。新生的名单中包含了很多不常用的汉字,和比较搞笑的组合,如“刘小灵童”、“程门立雪”等。

直接印象是这个班级名单中出现非常规的姓名的频次过高了,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后便能发现这是一则伪造的新闻(笑话),与2018年9月的一则新闻高度雷同 李锁铛然、刘小灵童...这届新生名字让人笑崩溃

第二件是,在大伟老师的文章令人失望的媒体APP(自媒体)中讨论的关于当下的新闻媒体的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

“假新闻”与“劣质新闻”这些“问题”,展现了我们当下时代中,面对信息的迷惑与焦虑。这背后,也隐藏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与分歧的文化挑战。



Partial map of the Internet, with nodes representing IP addresses
By The Opte Project - Originally from the English Wikipedia; description page is/was here., CC BY 2.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38544

信息困境的来源

信息与大众

面对“假新闻”与“劣质新闻”,常见的归因是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于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即“互联网”、“社交网络”、“大众媒体”的兴起,但忽视了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例如,假消息为何产生、假消息为何受到追捧,互联网“新闻”为何质量低下,等等,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 发布假新闻的作者利用“自媒体”获得了原来所不曾拥有的传播能力,但另一方面,是由于存在大量不善于识别假新闻和热衷传播“笑话”的大众读者,才促成了消息的广泛传播。
  • 制造低俗的新闻和文章的作者,通过互联网触及了大量的读者,但这些文章的高阅读量也反应了大众的低俗趣味。

也就是说,至少是“互联网”信息渠道和大众文化的“合谋”,造成了“假新闻”与“劣质新闻”的流行。

通过考察技术史,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1. 北宋以后,随着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出版业的兴起、教育的普及和市民社会的繁荣,市民的审美趣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元曲、明清小说的发达是大众文化兴起的显著的例子;
  2. 19世纪之后,在欧洲与美国,随着报纸、广播、电报等的出现,都市人口的增加,社会平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大众消费的增加,大众文化的话语权得到了显著增强。
  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繁荣与彩色电视的普及,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大众文化出现了全球性的扩张,颠覆了过去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格局。

在信息与市场的簇拥下,大众文化已经成了当前媒体传播的主流样式。所以,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或提升“信息素养”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更是具体的大众文化的形态。以此种对信息和文化的解释为基础,我们能更清晰地分析采用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信息的困境。

上智与下愚

《论语·阳货》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在现代强调平等的时代,多半是不合时宜的话,但随着科学的分科化越来越精细,工业时代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的发展、尤其是流水线的出现,工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专门化,知识领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锻炼自身智慧、增长本领的机会。例如,我向来觉得农民比工人更有创造力,思维更为系统全面。农民通常需要对作物栽种的整个流程有深刻而具体的了解,了解天时、熟悉市场与乡村社会的规则,而工人则长期锁定在一个狭窄的专业分工中。

再举个信息时代的案例: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常常基于效率的考量,将软件工程师分工为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项目经理,甚至更多(系统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者、敏捷教练、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科学家...... 数不胜数)。其中,测试工程师认为开发工程师不应该测试自己的代码而应该由专门的人员来测试,这直接导致一些开发工程师(也就是常说的程序员)的测试水平极为低下,他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测试的方法确有精深之处,但掌握基本的方法却毫不困难,因此把作为整体的软件工程划分为琐碎的诸多模块,对于工程师的思考能力与技能的健全发展却是极大的损害。分工的狭隘之处,可见一斑。“全栈工程师”(指掌握全部技能的软件工程师)虽然受工程师追捧,在实践中却远远达不到其理想状态。

这种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大众的智力和能力的衰弱,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的方面,更体现在军事、家务、游戏等诸多领域。[1] 就家务而言,以前的家庭自己制作被褥、衣服、围巾、手套,打造家具,修理水电等等,都不在话下,和现在高度依赖网购、上门服务的城市家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孩子常玩各类电子游戏,尽管不乏佳作,但多以制造紧张专注的氛围为长处,以迎合炫耀和虚假的成就感为“钩子”,仅就对智力的要求与锻炼而言,与传统游戏如围棋、中国/国际象棋、桥牌等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除了“大众文化”已经形成的“无需深沉思考、无需费心咀嚼”[2]的特点之外,工业化以及正在发生的智能化趋势,进一步削弱了大众的智力。认识到“大众文化”呈现“弱智化”的多方面历史与社会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培养“信息素养”的基本思路。

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

“信息素养”的形成,充分叙述需要极长的篇幅,这里仅从“动机”、“来源结构”、“文化”这三个方面做简要叙述。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我认为,别无新意,不过是“主动读书”四个字而已。至于复杂而更为有效的方式,则是与富有挑战和深度的生产或生活活动相结合,有目的的运用信息与知识。本文只讲“主动读书”的部分。这里只是根据大部分面对信息困境的普遍情况而提出的策略,具体的实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提出的方案,恐怕并不能解决我们识别某一则假新闻,或者找到某个合适的新闻客户端的问题,但可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反思自身信息检索的行为模式与应对之策。

1. 动机

相比在某些文章中可能会强调的信息筛选的技术,我觉得最有必要改善的是获取信息的“动机”。

大部分劣质信息(包括假新闻、低俗新闻、商业广告)都是被动推送给读者的(哪怕是我们主动打开的App,其本质仍然是被动“呈上”给读者的,而不是我们主动搜寻的)。信息的制造者早就洞察了读者“懒惰”的本性,他们将或无效或有效的信息(有时也把那些成为知识,即知识付费)包装成美味可口、易于“消化”(实际只是形成情绪或者表层印象)的信息大餐,等待愿者上钩;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常常是需要一定的“咀嚼”才能发现其中滋味的。

所以,提升信息素养的首要准则是反问自身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遣娱乐、猎奇追新,还是为了解决某个更为具体和长远的实际问题、或者满足某种求知欲的需要。有目的的主动的获取信息,主动辨识“被动”推送的信息的来源、真伪和意图,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首要原则。但这不代表我们完全不需要“被动”的信息,要完全隔离被动的信息本身也是不可能的。

2. 来源结构

互联网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的无用信息被生产出来,从中要舀出一碗清水,复杂度会越来越高(但成本随着技术完善,仍然可能是下降的趋势)。即便是受到称颂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信息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从Google或者百度得到的信息,除了搜索浅层次的常规信息,在解决大部分问题时,返回的都只是平庸的见解。信息检索技术(包括搜索引擎)确实大幅度提高了信息查询的效率,但最有效和高密度的信息来源,依然还是书本。人类“心智的圣所”,依然还是图书馆。从技术上而言,互联网在帮助大脑处理深度信息的有效性上,还没有超出图书馆的能力。

而且,除了功利的获取知识或信息之外,书籍的阅读也是养性与修身的过程。所以,在信息的来源结构中,如果能保持一定比例(如20%信息量、或每天1个小时、或每周10个小时,等等)的信息来源为“书”,特别是那些有着长远价值的经典之作,将是提升信息素养的关键手段。

这里书籍的阅读过程也同样应当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听某人“说书”,或者看一些“书评”等边缘信息。当建立“主动”找书、看书、总结、应用等通道后,信息素养的提升应当会容易很多。

3. 文化

大众文化并不等于粗俗或无知,大众文化也有其精深与通达之处,但绝不意味着仅仅以宣扬欲望、物质、暴力等为手法。

浸润在大众文化之中的人可能难以分辨自身文化的诸多特点。例如,对很多人来说,追求物质、鄙视崇高,是一种理所当然,且认为他人的行为无不带有“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意图。在这种假设下观察的信息,也自然局限在自身的“透明玻璃墙”中。

文化的影响是最难以破除的,或许唯有通过“主动阅读”真正拓宽自身的文化食谱,并从一定程度上突破“工业化”、“智能化”和专业分工带来的思维“窄化”与对智力的伤害,才能尽得大众文化之妙、不受大众文化之害吧。

当然,在大众文化之外,“精英文化”也有其局限之处。但更大的问题可能是今天“精英”被污名化太甚,有需要正名之处。这些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谈。

最后

本文实际上是由最近在思考的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歧”的问题出发,所引发的一些讨论,而借“信息素养”这个问题进行阐发,但在深度上还有所欠缺。

在当今时代,所谓的“两种文化”之争(科学家与文学知识分子的相互不理解与相互看不起)已经不是文化冲突的主要形态,而是被大众与精英文化的冲突所取代。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状态,以及调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郑也夫,“大众的弱智化”问题:科技发展中,我们聪明了还是傻了,2019年4月
  2. 傅守祥,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2006年9月
Sort:  

你好鸭,阿盐!
@windenchanter赠送1枚SHOP币给你!

目前你总共有: 39枚SHOP币

查看或者交易 SHOP币 请到 steem-engine.com.

无聊吗?跟我猜拳吧! **石头,剪刀,布~**

你是吃什麼長大的?

Posted using Partiko Android

盐。。。 😛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感谢持有81.93 NBC(NewBies Coin)! 由于你使用CN作为你的标签,额外获得1%点赞! 你的帖子获得team-cn 7% 点赞!(如果不想看到这个回复,请回复“取消”)

加油!@robertyan
鸽子在mediaofficials支持你。

帅哥/美女!新人吗?《steemit指南》拿一份吧,以免迷路; 另外一定要去 @team-cn 的新手村看看,超级热闹的大家庭。倘若你想让我隐形,请回复“取消”。

思想学家颜神💪

Posted using Partiko Android

谢谢萍萍 :)

文章应该还有挺多问题的。。。要把问题研究清楚可能要再多花些时间 :P

인터넷의 현상은 점점 더 쓸모없는 정보가 생산되고 있으며 그로부터 깨끗한 물 한 그릇이 추출되기는 더욱 어려워지는 현실이나 요구는 커가고 있습니다. UDC에 참여를 하고 나니 님의 포스팅이 더욱 와 닿네요.

실제로, 인터넷 사용자가 증가함에 따라, 이는 현재의 엔터테인먼트 오락의 문화적 경향으로 인해 불가피하다. UDC 란 무엇입니까? ( translated with Google...)

Upbit Developer Conference입니다. 인천하얏트 호텔에서 2일간에 걸쳐 진행 되었습니다.
https://udc.upbit.com

Congratulations @robertyan!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You distributed more than 12000 upvotes. Your next target is to reach 13000 upvotes.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20
JST 0.034
BTC 90526.91
ETH 3112.25
USDT 1.00
SBD 2.96